作為世界上發現早、利用范圍廣、用量大的金屬之一,鐵礦占據黑色金屬的半壁江山。目前鐵礦資源日益減少,其具有的特點是貧礦多于富礦,伴生礦多且礦石成分復雜,需配合合適的選礦工藝來提高經濟效益。鑫海礦裝作為擁有20余年選礦經驗選礦設備制造廠家,根據不同的鐵礦種類提供相應的鐵礦選礦工藝及鐵礦選礦設備。
由于磁鐵礦具有強磁性,因此弱磁選工藝是磁鐵礦選礦的主要工藝,磁鐵礦的選礦流程包括:
適用于礦物組成簡單的單一磁鐵礦,可以分為連續磨礦-弱磁選流程和階段磨礦-弱磁選流程,連續磨礦-弱磁選流程適用于嵌布粒度較粗或鐵品位較高的磁鐵礦,階段磨礦-弱磁選流程適用于嵌布粒度細的低品位礦石。
單一弱磁選流程
主要針對難以提高精礦品位的鐵礦石以及精礦二氧化硅雜質較多的鐵礦,方法包括弱磁選-陽離子反浮選流程和磁選陰離子反浮選流程。
弱磁選-反浮選流程
主要用來處理多金屬共生鐵礦石以及含有赤鐵礦、褐鐵礦等鐵礦的混合鐵礦石。
弱磁-強磁-浮選聯合流程
赤鐵礦是弱磁性礦物,可浮性好于磁鐵礦,早期赤鐵礦選礦多采用重選工藝,但由于處理能力以及回收率達不到需求逐漸被淘汰,目前赤鐵礦多采用以下流程進行選別:
一般來說,在強磁選流程前會加入弱磁選作業去除礦石中的強磁性礦物,之后在用強磁選作業來選別赤鐵礦。這也是用于處理磁鐵和赤鐵混合礦的工藝流程。
赤鐵礦具有較好的可浮性,因此可以采用正浮選的方式來進行選別,就由于鐵礦物密度遠大于脈石礦物的密度,脈石礦物比鐵礦更易依附在泡沫上,因此對鐵礦來說,反浮選比正浮選更具優勢,當混合在赤鐵礦中的磁鐵礦含量較高時,選擇反浮選是更容易分選的方法。
強磁-浮選流程首先使用強磁選去除礦石中一部分脈石礦物,將強磁粗選精礦送至浮選,得到最終的合格精礦。
褐鐵礦是主要的鐵礦物之一,但鐵含量低于磁鐵礦和赤鐵礦,是次要鐵礦石。目前工業上可以采用的褐鐵礦選礦流程包括:
褐鐵礦的單一選礦流程主要用于鐵含量較高且可選性好的褐鐵礦石,可以分為單一磁選流程和單一重選流程,其中單一重選流程用來處理嵌布粒度較粗的礦石,根據礦石粒度來選擇設備。單一磁選流程一般指單一強磁選流程,這種工藝流程對礦石的適應性比較強,精礦容易濃縮過濾,但不適用于細粒級的礦泥。
褐鐵礦才用的聯合選別流程包括磁化-磁選流程、浮選-強磁選流程、重選-強磁選流程等,用于處理組成比較復雜的褐鐵礦,具體使用何種工藝流程,還需經過選礦試驗探明礦石性質后進行確定。
和褐鐵礦一樣,菱鐵礦也是一種含鐵品位較低的鐵礦石,較為不穩定。菱鐵礦選礦廠采用的工藝流程有重選和強磁選。不同的菱鐵礦,選別方法也各不相同,嵌布粒度粗的單一菱鐵礦適合用單一重選、單一強磁選以及包含二者的聯合流程進行處理,嵌布粒度較細的菱鐵礦,有效的工藝流程包括焙燒磁選、強磁選、浮選或者磁浮聯合流程。
含有磁鐵礦的菱鐵礦可采用弱磁選與重選、強磁選、或者浮選串聯的聯合流程,或者采用更復雜的工藝流程。
鐵礦石處理量巨大,鐵礦尾礦約占金屬礦尾礦總量半數,近年來由于環保意識的不斷增強以及尾礦事故,不論是從資源綜合利用的角度還是從環保安全的角度來講,鐵礦尾礦處理都是需要關注的問題。
目前鐵礦尾礦主要處理方式為尾礦再選、尾礦干排以及全尾砂膠結充填法,從源頭避免資源浪費和尾礦事故發生。
尾礦再選:有效提高產率回收率,鐵礦資源綜合利用。
尾礦干排:減少尾礦庫成本,降低事故污染隱患。
全尾砂膠結充填法:尾礦利用,保護地形更環保。
安徽某600tpd鐵礦磁選廠
內蒙古某2500TPD鐵礦選廠
云南某100TPD鐵礦選廠
鑫海礦裝旗下設礦山設計院和礦山研究院,具備經驗豐富的專家團隊,累計申請專利194項(部分發明專利正在審批中),選礦技術指標有保障。
至今,鑫海礦裝已完成2000多座礦山設計和研究、設備供應項目,其中包含500多個礦業全產業鏈服務(EPC+M+O)項目,具有70余種礦石的采選技術和經驗。
針對礦山建設的各種問題,鑫海礦裝提出了礦業全產業鏈服務(EPC+M+O),從選礦試驗和礦山設計,設備制造與采購,選廠達標達產,到選礦廠運營管理,提供全閉環服務。